[方義]
此溫中回陽之方,專治陽虛內虛之證。所謂陽虛者,即體溫低落、機能沉衰是也。
[主治]
(1)太陰病,腸胃虛寒,寒邪較重,下利清穀等證。
(2)少陰病,亡陽,四肢厥逆。
按:以上二病都必須具有脈沉而微、舌無苔而潤、不喜冷性飲食等表現。
[藥品]
炙草一至二錢 乾薑一至三錢 生附子一至五錢
[煎服法]
水三茶杯,煎至半茶杯。去滓溫服。
[用藥大意]
附子回陽,以恢復其體溫;乾薑溫中,以療治其厥逆;炙草補中氣,兼調和諸藥。
[禁忌證]
(1)外感風寒開始,手足厥冷者,不可用。此陽氣被外邪所鬱,不得外達之證,脈必見浮緊。
(2)麻疹初起,手足厥冷者,不可用。因陽氣內鬱,尚未達外。必見發熱、咳嗽、噴嚏等症。
(3)熱性病,神識昏迷,手足厥逆,舌苔乾燥,身冷脈微的手足厥冷證,更不可用。因為這是陽極似陰、真熱假寒的證候,誤用之禍不旋踵。
[類似方劑參考]
(1)通脈四逆湯:此治陰盛格陽、真寒假熱之方。
(2)白通湯:此溫中回陽兼治頭痛之方。
(3)四逆加人參湯:此治陽虛兼氣虛之方。
(4)真武湯:此回陽兼鎮水之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