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方義]
此回陽、補氣、利水,治煩躁之方。
[主治]
傷寒汗下後,陽虛氣虛,水邪不化形成的煩躁之證。但必須具有脈微無力、四肢厥逆及小便不利等蓄水現象。
[藥品]
茯苓二至三錢 炙草一至二錢 乾薑一至二錢 附子二至三錢 人參二至三錢
[煎服法]
水三茶杯,煎至半茶杯,去滓溫服。
[用藥大意]
四逆湯回陽,人參補氣,茯苓利水。
[禁忌證]
凡未經汙下,及喜冷性飲食、小便通利之煩躁證,絕不可服。
[類似方劑參考]
(1)真武湯:此回陽利水,但補氣之力不甚之方。
(2)四逆加人參湯:此治陽虛氣虛但無停水之方.
(3)吳茱萸湯:此治厥陰寒證煩躁之方.
(4)大青龍湯:此治太陽病表寒兼裡熱煩躁之方。
(5)乾薑附子湯:此陽虛煩躁之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