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方義]
此治病後熱邪未盡,津液已傷,氣逆欲吐,補虛降逆、清熱生滓之方。
[主治]
熱性病後,身熱不退,欲嘔。但必須具有口渴、喜冷、脈虛等症狀。
按:此證之身熱,與使用小柴胡湯及枳實梔子豉湯之身熱完全不同。後二方之身熱,都是熱止後復發之證,此證之身熱,系病雖減輕但身熱綿綿不休。
[藥品]
竹葉二至三錢 生石膏二至三錢 半夏錢半至二錢半人參一至二錢 甘草五分至一錢 粳米一至三錢 麥門冬一至二錢
[煎服法]
水三茶杯,煎至半茶杯,去滓溫服。
[用約大意]
竹葉、石膏、麥冬清熱生津;半夏降逆止吐;人參、粳米、炙草補中氣之虛。
[禁忌]
凡沒有身熱、口渴、喜冷、脈虛、嘔吐等任何一症者不可使用原方,應隨症加減。
[類似方刑參考]
(1)小柴胡湯:此治熱病後身熱欲嘔,偏於和解外邪之方。
(2)六君子湯:此治沒有熱證而虛羸少氣、欲吐之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