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方義]
此瀉胃熱,補腎陽,治痞證兼陽虛之方。乃寒熱並用的又一種方法。
[主治]
心下痞硬兼惡寒汗出之證。但必須具有口苦。或心煩,或大便不利,或胃部覺熱,或喜冷性飲食而不能食,更必須具有平素陽虛的病史,且沒有頭痛、發熱、脈浮的表證。
[藥品]
大黃一至二錢(酒浸) 炒黃連一錢 黃芩一至二:錢附子二錢(另煎)
[煎眼法]
三黃用開水半茶杯,浸一刻鐘,去滓取液。同時用水二茶杯煎附子至半茶杯,去滓取液。將二液和勻,分二次溫眼。
[用藥大意]
三黃瀉胃熱,以治熱痞;附子溫腎陽,以治惡寒汗出。
[禁忌證]
有惡寒無汗之表寒證者,不可服;有惡寒有汗脈浮之桂枝證者,也不可服:沒有惡寒、汗小之陽虛旺,或口苦、喜冷的內熱證,更不可服。
[類似方劑參考]
大黃黃連瀉心湯:此治熱痞之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