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方義]
此清陽明經熱兼補虛之方。
[主治]
陽明經病,大熱,大汗,大渴,喜冷,惡熱,口舌乾燥,一般同白虎證,但脈洪大而力不足,或兼芤,或洪大無倫者。
[藥品]
人參一至二錢 生石膏三錢至一兩 知母二至五錢 炙草一至二錢 粳米二至五錢
[煎服法]
水二至三茶杯,煎至半茶杯,去滓溫服。
按:人參也可另煎兌服。石膏用量多者,煎成後,分若干次頻頻服之為宜。
[用藥大意]
白虎湯清熱生津,人參強心補虛。
[禁忌證]
(1)表不解,惡風寒無汗者,忌之。
按:惡風寒本是表不解的主要症狀。但在有汗和口舌乾燥、喜飲冷的情況下,或“背微惡寒”,或“時時惡風”,都不得謂之表不解。因為此為內熱太盛,自覺室溫較低而有背微惡寒或時時惡風之感覺。
(2)脈洪大有力者忌之。因內熱太盛,心氣不虛,不需人參之補。
(3)舌紅者忌之。因熱已入營血,需配合清營涼血之品。
[類似方劑參考]
(1)白虎湯:此治陽明經熱而心氣不虛之方。
(2)玉女煎:此清熱兼涼血之方。